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学院新闻>>正文

河南日报客户端丨对我院学子朱顺超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进行报道

  2020-02-07 09:16

河南日报客户端

编者按:2020年2月6日,河南日报客户端对我校学子朱顺超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进行报道。现将全文刊发如下:

三份寒假作业 三种别样担当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

22岁的她,这个寒假没有回家,留在武汉抗疫一线,直面病毒,进行样本检验;22岁的他,大年初三从老家包车赶赴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建设工地,瘦削的身板承担着高强度的劳动;23岁的他,在老家自费进行无人机作业消杀,守护乡亲故土……

这个寒假,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年轻的大学生学会了担当。在武汉,在郑州,在故乡,在祖国大地上,他们用勇敢、责任和奉献,交上了一份精彩的寒假作业,书写着青春风采。

直面病毒,我不害怕

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,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很伟大是吗?”“是的。”“如果你处在我这样的环境里,你就会觉得这没什么。周围的人和我一样,只想让患病的人得到治疗,没患病的人能够心安。”2月6日傍晚,电话那边,22岁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四学生郝莺歌,有种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沉稳。

1月22日,在武汉校企合作单位实习的郝莺歌退掉回家过年的车票,23日至今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。她负责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样本检验工作,直面病毒,危险性可想而知。但她说:“我不害怕,只希望尽快打赢这场仗。”

“如果每一场战斗都需要一批战士,那么很荣幸我是这次抗‘疫’大军中的一员,有祖国母亲做坚强后盾,我坚信这场战‘疫’一定能取得胜利。”这是郝莺歌的手机便签上,她写给自己的一句话。

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,我很幸运

内向朴实、不善言谈,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朱顺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。

这个循规蹈矩的孩子,大年初三那天和哥哥一起,从老家包车赶赴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建设工地,在这里默默奋战了10天。他话不多,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地搬运水管、电线、砖等建筑材料,清理施工垃圾,工地负责人对这个小伙子印象很深,夸他“很认真、很仔细、很辛苦”。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质量要求高,朱顺超和工友们克服各种困难,争分多秒与时间赛跑,亲历并见证了10天建成一所现代化医院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。

“参与这次建设,收获远比付出多,我很幸运。”朱顺超几次这样说。特别的经历让他加速成长,在工地上,他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
讷言敏行,这是采访结束时朱顺超留给记者的印象。

操控无人机自费消杀,我爱家乡

“今天下雪了,只好暂时停止消杀工作”。说这话时,黄河交通学院大四学生张梦龙有点遗憾。

此前几天,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看不见飞机,他整日都在老家唐河县郭滩镇操控无人机进行高空喷洒作业,有时忙得中午只吃一碗泡面,到目前为止已经飞遍了赵庄村、板桥王村等十几个村庄,作业面积达2000多亩。

尚未毕业的张梦龙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已近3年,目前是武陟新农人航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、大股东。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广强说,张梦龙是创业学生中的佼佼者,研发的产品紧跟市场需求,客户遍布全国多个省份。

“我爱我的家乡,希望能发挥专业特长,在这次抗疫中为乡亲们出点力。”张梦龙说,根据疫情轻重程度先后对周边村镇进行空中消杀之后,他还将进行第二遍地面烟雾消杀,为乡亲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学院新闻>>正文

河南日报客户端丨对我院学子朱顺超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进行报道

  2020年02月07日 09:16

河南日报客户端

编者按:2020年2月6日,河南日报客户端对我校学子朱顺超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进行报道。现将全文刊发如下:

三份寒假作业 三种别样担当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

22岁的她,这个寒假没有回家,留在武汉抗疫一线,直面病毒,进行样本检验;22岁的他,大年初三从老家包车赶赴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建设工地,瘦削的身板承担着高强度的劳动;23岁的他,在老家自费进行无人机作业消杀,守护乡亲故土……

这个寒假,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年轻的大学生学会了担当。在武汉,在郑州,在故乡,在祖国大地上,他们用勇敢、责任和奉献,交上了一份精彩的寒假作业,书写着青春风采。

直面病毒,我不害怕

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,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很伟大是吗?”“是的。”“如果你处在我这样的环境里,你就会觉得这没什么。周围的人和我一样,只想让患病的人得到治疗,没患病的人能够心安。”2月6日傍晚,电话那边,22岁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四学生郝莺歌,有种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沉稳。

1月22日,在武汉校企合作单位实习的郝莺歌退掉回家过年的车票,23日至今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。她负责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样本检验工作,直面病毒,危险性可想而知。但她说:“我不害怕,只希望尽快打赢这场仗。”

“如果每一场战斗都需要一批战士,那么很荣幸我是这次抗‘疫’大军中的一员,有祖国母亲做坚强后盾,我坚信这场战‘疫’一定能取得胜利。”这是郝莺歌的手机便签上,她写给自己的一句话。

参建河南“小汤山”,我很幸运

内向朴实、不善言谈,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朱顺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。

这个循规蹈矩的孩子,大年初三那天和哥哥一起,从老家包车赶赴河南“小汤山”医院建设工地,在这里默默奋战了10天。他话不多,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地搬运水管、电线、砖等建筑材料,清理施工垃圾,工地负责人对这个小伙子印象很深,夸他“很认真、很仔细、很辛苦”。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质量要求高,朱顺超和工友们克服各种困难,争分多秒与时间赛跑,亲历并见证了10天建成一所现代化医院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。

“参与这次建设,收获远比付出多,我很幸运。”朱顺超几次这样说。特别的经历让他加速成长,在工地上,他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
讷言敏行,这是采访结束时朱顺超留给记者的印象。

操控无人机自费消杀,我爱家乡

“今天下雪了,只好暂时停止消杀工作”。说这话时,黄河交通学院大四学生张梦龙有点遗憾。

此前几天,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看不见飞机,他整日都在老家唐河县郭滩镇操控无人机进行高空喷洒作业,有时忙得中午只吃一碗泡面,到目前为止已经飞遍了赵庄村、板桥王村等十几个村庄,作业面积达2000多亩。

尚未毕业的张梦龙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已近3年,目前是武陟新农人航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、大股东。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广强说,张梦龙是创业学生中的佼佼者,研发的产品紧跟市场需求,客户遍布全国多个省份。

“我爱我的家乡,希望能发挥专业特长,在这次抗疫中为乡亲们出点力。”张梦龙说,根据疫情轻重程度先后对周边村镇进行空中消杀之后,他还将进行第二遍地面烟雾消杀,为乡亲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